<track id="yzb6h"><div id="yzb6h"></div></track>

      1. <bdo id="yzb6h"></bdo>
        您好,歡迎訪問這里是陜西寶徠隆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官網!
        4000144369
        18729708403
        陜西寶徠隆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聯系我們

        陜西寶徠隆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鳳城四路103號世融嘉軒21號樓1306-04
        手機:18729708403

        咨詢熱線4000144369

        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經典攻略易被忽視的問題

        發布時間:2019-10-30 15:43人氣:

        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經典攻略易被忽視的幾個問題

        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經典攻略

        法規政策上,環保自主驗收已經完成了條例-辦法-指南的修訂,把一整套驗收的框架定下來。

         

        先是從《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修訂,確定了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由環保部門驗收向企業自主驗收的轉變;到《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出臺,規范了自主驗收的規范和標準;再到《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的印發,進一步細化了自主驗收的內容和方法。

         

        辦事程序上,已經從國家-省-市,自上至下完成了自主驗收時程序的要求。

         

        從《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提出的項目水、噪聲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仍需由環保部門進行驗收;到《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轉發環境保護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函》實施的分類、分時段管理;再到市環保局的窗口形式備案、即時辦理。

         

        至此,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的相關規定已基本明朗,十月懷胎,總算瓜熟蒂落,呱呱墜地。

         

        1明確責任主體

         

        取消環境保護部門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審批,由建設單位依照規定自主驗收。

         

        2規范驗收流程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或者其委托的技術機構應當如實編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報告,驗收報告編制人員對其編制的驗收報告結論終身負責。

         

        驗收報告編制完成后,建設單位應組織成立驗收工作組。驗收工作組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機構、驗收報告編制機構等單位代表和專業技術專家組成。

         

        除按照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設單位應當在出具驗收合格的意見后5個工作日內公開,期限不得少于1個月。

         

        3嚴格驗收標準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后6個月內完成。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需要調試的,驗收可適當延期,但總期限最長不得超過9個月。

         

        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建設項目可開展分期驗收,但不得任意拆分項目,驗收過程中不得弄虛作假。

         

        自主驗收中有那么幾個的問題,很容易疏忽,你都注意到了嗎?

         

        1、是否屬于重大變動的結論下了嗎

         

        建設項目的主要變動情況及其是否屬于重大變化,是驗收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于石化、制漿造紙、制藥、電鍍等重點行業的建設項目,因其環境影響程度較大,關注度高,且有“重大變動的清單”可對照,一般對項目的變動情況會有較為詳細的論述,但也常出現“只開花,不結果”,注重了分析卻忽略了下結論。

         

        而對于玩具生產、組裝加工等規模較小的建設項目,因其對環境影響較小,重視度較低,其是否涉及重大變動的問題更是經常被忽視。特別是編制驗收監測報告表的項目,因表未單獨列出“工程變動情況”一欄,導致忽略了將項目實際建設內容與環評及其審批意見的建設內容作對比,至于是否屬于重大變動的結論,更是無從談起。

         

        2、與原有工程的依托關系明確了嗎

         

        對于改、擴建,技術改造,分期驗收等項目,明確項目與原有工程的依托關系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項目的驗收范圍和驗收監測方案有確定。例如某自來水廠濾池技術改造項目,只針對濾池進行升級改造,不涉及員工變化。在驗收過程中,在明確了員工人數不變,且依托原有生活設施后,因員工生活配套污染治理設施已于原項目驗收中得以確認,便不用將其納入本項目的驗收范圍,避免重復驗收。一個簡單之舉,不僅節約了驗收成本,也使項目驗收更具針對性。

         

        3、生產工況記全了嗎

         

        根據《技術指南》,驗收的工況要求為“主體工程工況穩定、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淡化了對生產負荷(大于75%)的要求。一般而言,主體工程的工況不易被忽略,而鍋爐、工業爐窯等輔助工程的工況,卻常常會被忽視。

         

        特別是在項目整體驗收時,因關注主體工程工況而忽略輔助工程工況的情況時有發生。輔助工程的工況,以鍋爐為例,一般是以鍋爐蒸發量或是燃料消耗量進行核算,因此,在監測期間中,除了記錄主體工程工況,還應同時記錄燃料消耗量(或鍋爐蒸發量)。

         

        4、低矮排氣筒排放達標了嗎

         

        低矮排氣筒(高度小于15米)排放污染物,屬于是有組織排放,但因其所造成影響的特殊性,不可剔除其對廠界監控點濃度的貢獻(見《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不要忘了煙囪家族里還有“屌絲”》一文)。

         

        因此,在存在有低矮排氣筒的項目驗收監測時,不但要注意排氣筒有組織排放的達標情況,還應關注邊界監控濃度的達標情況。同時,對于存在排放同一污染物的多個近距離(距離小于幾何高度之和)排氣筒,應注意排氣筒的等效源評價,確保等效源達標排放。

         

        5、環境管理要求回應了嗎

         

        排放口的規范化設置、在線監控設施、計量裝置、應急預案、清潔生產水平等環評及其批復的環境管理要求,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驗收內容。時常因大意忽略而未進行回應,造成了驗收報告的缺項。同時,項目開工、竣工、試生產等日期,有時直接關系到項目環評是否超過五年方開工建設、調試期是否過長(超過一年)等影響驗收結果的原則問題,同樣也不容小覷。

         

        除此之外,還有驗收與排污許可證的銜接、驗收的公眾參與等諸多問題,仍需我們去不斷的思考和解決。

         

        5種情形不得通過驗收

         

         

        自主驗收問與答

         

        1驗收自查主要查什么?

         

        1.1環保手續履行情況

         

        主要包括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初步設計(環保篇)等文件,國家與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對項目的督查、整改要求的落實情況,建設過程中的重大變動及相應手續履行情況,是否按排污許可相關管理規定申領了排污許可證,是否按輻射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申領了輻射安全許可證。

         

        啟動、自查、編制監測方案、實施監測與檢查、編制驗收監測報告五個階段。

         

        1.2項目建成情況

         

        對照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文件,自查項目建設性質、規模、地點,主要生產工藝、產品及產量、原輔材料消耗,項目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公用工程、儲運工程和依托工程內容及規模等情況。

         

        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1.2.1、建設過程

         

        施工合同中是否涵蓋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內容和要求,是否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進度和資金使用內容,項目實際環保投資總額占項目實際總投資額的百分比。

         

        1.2.2、污染物治理/處置設施

         

        按照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的順序,逐項自查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中的污染物治理/處置設施建成情況,如廢水處理設施類別、規模、工藝及主要技術參數,排放口數量及位置;廢氣處理設施類別、處理能力、工藝及主要技術參數,排氣筒數量、位置及高度;主要噪聲源的防噪降噪設施;輻射防護設施類別及防護能力;固體廢物的儲運場所及處置設施等。

         

        1.2.3、其他環境保護設施

         

        按照環境風險防范、在線監測和其他設

         

        施的順序,逐項自查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中的其他環境保護設施建成情況,如裝置區圍堰、防滲工程、事故池;規范化排污口及監測設施、在線監測裝置;“以新帶老”改造工程、關?;虿鸪F有工程(舊機組或裝置)、淘汰落后生產裝置;生態恢復工程、綠化工程、邊坡防護工程等。

         

        1.2.4、重大變動情況

         

        自查發現項目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且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未經批準的,建設單位應及時依法依規履行相關手續。

         

        2怎么樣編制驗收監測方案?

         

        2.1驗收監測方案編制目的及要求

         

        編制驗收監測方案是根據驗收自查結果,明確工程實際建設情況和環境保護設施落實情況,在此基礎上確定驗收工作范圍、驗收評價標準,明確監測期間工況記錄方法,確定驗收監測點位、監測因子、監測方法、頻次等,確定其他環境保護設施驗收檢查內容,制定驗收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工作方案。

         

        驗收監測方案作為實施驗收監測與檢查的依據,有助于驗收監測與檢查工作開展得更加規范、全面和高效。石化、化工、冶煉、印染、造紙、鋼鐵等重點行業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項目推薦編制驗收監測方案。建設單位也可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自行決定是否編制驗收監測方案。

         

        2.2驗收監測方案推薦內容

         

        驗收監測方案內容可包括:建設項目概況、驗收依據、項目建設情況、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執行標準、驗收監測內容、現場監測注意事項、其他環保設施檢查內容、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方案等。

         

        3怎么樣編制驗收監測報告?

         

        編制驗收監測報告是在實施驗收監測與檢查后,對監測數據和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得出結論。結論應明確環境保護設施調試、運行效果,包括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環境保護設施處理效率達到設計指標情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核算結果與總量指標符合情況,建設項目對周邊環境質量的影響情況,其他環保設施落實情況等。

         

        3.1報告編制基本要求

         

        驗收監測報告編制應規范、全面,必須如實、客觀、準確地反映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要求的落實情況。

         

        境質量的影響情況,其他環保設施落實情況等。

         

        3.2驗收監測報告內容

         

        驗收監測報告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建設項目概況、驗收依據、項目建設情況、環境保護設施、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主要結論與建議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驗收執行標準、驗收監測內容、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驗收監測結果、驗收監測結論、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等。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應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可視情況自行決定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書或表。

         

        4驗收監測工況記錄要求是什么?

         

        驗收監測應當在確保主體工程工況穩定、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的情況下進行,并如實記錄監測時的實際工況以及決定或影響工況的關鍵參數,如實記錄能夠反映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狀態的主要指標。


        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易被忽視的幾個問題

        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作為一項新的環保制度,雖有政策指導和技術指南,但建設單位或第三方服務機構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理解不夠,對驗收的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的把握性不夠專業,導致很多建設單位僅把環保驗收流于形式,報告、數據、流程看起來都不錯,一團和氣,卻不能在驗收自查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后續日常環保工作留下隱患。

         

        現結合新家園環保多年來大量的項目實踐經驗,分析總結出如下幾個建設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過程中易被忽視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1、未能準確判斷項目是否發生重大變動,或是明知已發生重大變動,未及時重新履行環保報批手續,未在驗收報告中明確項目的變動情況及原因

         

        項目的主要變動情況及其是否屬于重大變動,是環保驗收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照“環辦[2015] 52號”、“環辦環評[2018] 6號”兩個文件,只要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和污染防治或生態保護措施五項中,有一項或以上發生重大變動,且可能導致環境影響顯著變化(特別是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的,則界定為重大變動,需要先重新報批環評手續后才能開展驗收。如果發生重大變動且未履行相關環保手續就先行開展驗收,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驗收結論無效。

         

        在界定為不屬于重大變動后,還需要在驗收報告及驗收意見里明確項目的變動情況及原因。特別是編制驗收監測報告表的項目,更容易忽視對項目是否屬于重大變動下結論。

         

        2、開展驗收前未先取得排污許可證或未完成排污許可證變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排污單位應當在啟動生產設施或者在實際排污之前申請并取得排污許可證,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或未完成排污許可證變更就先行開展驗收,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驗收結論無效。

         

        3、驗收期限超過了12個月的最長時限未提交延期驗收說明

         

        有些建設項目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超過了12個月的最長驗收時限,則需要有充足的理由說明延期驗收的原因,否則,很有可能會被判定為“未驗先投”,已涉嫌違法,驗收結論無效。

         

         

         

        4、環保設施建設情況自查不到位

         

        除了對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要求建設的各類環保設施需要一一核查清楚,還要特別留意新近實施的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是否有新的或是更嚴格的相關規定。比如關于鍋爐是否要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控中心聯網,國家標準(GB 13271-2014)規定20t/h及以上蒸汽鍋爐和14MW及以上熱水鍋爐需要安裝并聯網,而2019年4月1日起實施的廣東省地方標準(DB44/765-2019)則規定10t/h及以上蒸汽鍋爐和7MW及以上熱水鍋爐需要安裝并聯網,地標嚴于國標,有地標要優先執行地標,這個時候,即使項目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沒有要求,建設單位也要先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并聯網后,才能開展驗收,否則,就會出現驗收漏項。

         

        5、執行錯誤的驗收標準

         

        驗收期間環境質量評價執行現行有效的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原則上執行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所規定的標準,國家或地方發布新標準,執行新標準。當前國家和地方標準處于更替頻繁時期,有些項目建設期較長,到了項目調試和驗收階段,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規定的標準可能已經有更新(一般都是趨嚴),用錯標準,可能會出現污染物超標被判定為達標,驗收結論不可信。(更多大環保法規標準,可通過合規網www.csrcare.com查詢)

         

         

        6、未核實項目生產工況,在生產負荷過低的情況下開展現場監測

         

        驗收監測是考量環保設施處理能力和運行效果的最直接手段,對于建設單位來說,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生產工況,環保設施都是防止超標排放的最后防線。根據以往的眾多項目經驗,如果生產負荷太低,項目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存在風險,一旦驗收通過后,日常運行超標排放,將會面臨處罰。

         

        建議驗收期間生產負荷要穩定達到75%以上(有行業驗收技術規范的,執行技術規范要求,特別注意不僅主體工程工況要達到,輔助工程如鍋爐、工業爐窯等的工況也要達到),以便鑒別出環保設施的實際處理效果。另外部分行業的驗收技術規范對驗收期間的生產負荷有具體的特殊要求,如水泥制造行業驗收技術規范就要求驗收監測期間,生產負荷要達到設計標準的80%以上。

         

        驗收報告中要如實記錄好驗收監測期間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如鍋爐、工業爐窯等)的實際生產工況,以及決定或影響工況的關鍵參數,如實記錄能夠反映環保設施運行狀態的主要指標。

         

        7、驗收報告照搬環評內容,甚至與實際情況不一致

        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應是對照項目實際建設情況進行自主驗收,驗收報告需要如實反映實際建設情況,嚴禁照搬環評內容。

         

        驗收報告還需要對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要求的排污口規范化設置、在線監控設施及其聯網情況、應急設施與措施情況、應急預案編制與備案等環境管理內容一一詳細回應,這幾項都是大部分建設項目要求要做的,漏了就是驗收內容缺項。

         

        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工作本身具有技術性、專業性、政策性等特點,自主驗收政策實施后,對建設單位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通過采取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和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方式,結合違規項目定點檢查,不斷強化對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三同時”落實情況、竣工環保驗收等情況開展監督性檢查,如發現建設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或有弄虛作假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將會被處以高額罰款,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的,將被處以責令停止生產、使用或者關閉的處罰,并將建設項目有關環境違法信息及時記入誠信檔案,及時向社會公開違法者名單。

         

        建設單位應該要意識到自身才是自主驗收的責任主體,需要對提交的驗收報告內容、結論和所公開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應自覺強化自身的法律觀念、環保意識,認真落實環評報告及其批復的各項要求,積極參與到自主驗收的全過程,不能過于依賴第三方的“包辦服務”。

         

        建議建設單位選擇技術實力、責任心、信用水平、服務水平都過硬的第三方服務機構,而不能只是為了完成驗收隨便選擇一家服務機構了事。優秀的第三方服務機構不僅僅為了項目達標通過,而應能夠從檢驗建設項目環保設施及措施的有效性出發,及時地有針對性地為建設單位提供專業性的技術咨詢意見。

        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作為一項新的環保制度,雖有政策指導和技術指南,但建設單位或第三方服務機構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理解不夠,對驗收的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的把握性不夠專業,導致很多建設單位僅把環保驗收流于形式,報告、數據、流程看起來都不錯,一團和氣,卻不能在驗收自查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后續日常環保工作留下隱患。

         

        現結合澤晟技術多年來大量的項目實踐經驗,分析總結出如下幾個建設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過程中易被忽視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1、未能準確判斷項目是否發生重大變動,或是明知已發生重大變動,未及時重新履行環保報批手續,未在驗收報告中明確項目的變動情況及原因

         

        項目的主要變動情況及其是否屬于重大變動,是環保驗收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照“環辦[2015] 52號”、“環辦環評[2018] 6號”兩個文件,只要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和污染防治或生態保護措施五項中,有一項或以上發生重大變動,且可能導致環境影響顯著變化(特別是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的,則界定為重大變動,需要先重新報批環評手續后才能開展驗收。如果發生重大變動且未履行相關環保手續就先行開展驗收,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驗收結論無效。

         

        在界定為不屬于重大變動后,還需要在驗收報告及驗收意見里明確項目的變動情況及原因。特別是編制驗收監測報告表的項目,更容易忽視對項目是否屬于重大變動下結論。

         

        2、開展驗收前未先取得排污許可證或未完成排污許可證變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排污單位應當在啟動生產設施或者在實際排污之前申請并取得排污許可證,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或未完成排污許可證變更就先行開展驗收,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驗收結論無效。

         

        3、驗收期限超過了12個月的最長時限未提交延期驗收說明

         

        有些建設項目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超過了12個月的最長驗收時限,則需要有充足的理由說明延期驗收的原因,否則,很有可能會被判定為“未驗先投”,已涉嫌違法,驗收結論無效。

         

         

         

        4、環保設施建設情況自查不到位

         

        除了對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要求建設的各類環保設施需要一一核查清楚,還要特別留意新近實施的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是否有新的或是更嚴格的相關規定。比如關于鍋爐是否要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控中心聯網,國家標準(GB 13271-2014)規定20t/h及以上蒸汽鍋爐和14MW及以上熱水鍋爐需要安裝并聯網,而2019年4月1日起實施的廣東省地方標準(DB44/765-2019)則規定10t/h及以上蒸汽鍋爐和7MW及以上熱水鍋爐需要安裝并聯網,地標嚴于國標,有地標要優先執行地標,這個時候,即使項目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沒有要求,建設單位也要先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并聯網后,才能開展驗收,否則,就會出現驗收漏項。

         

        5、執行錯誤的驗收標準

         

        驗收期間環境質量評價執行現行有效的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原則上執行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所規定的標準,國家或地方發布新標準,執行新標準。當前國家和地方標準處于更替頻繁時期,有些項目建設期較長,到了項目調試和驗收階段,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規定的標準可能已經有更新(一般都是趨嚴),用錯標準,可能會出現污染物超標被判定為達標,驗收結論不可信。(更多大環保法規標準,可通過合規網www.csrcare.com查詢)

         

         

        6、未核實項目生產工況,在生產負荷過低的情況下開展現場監測

         

        驗收監測是考量環保設施處理能力和運行效果的最直接手段,對于建設單位來說,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生產工況,環保設施都是防止超標排放的最后防線。根據以往的眾多項目經驗,如果生產負荷太低,項目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存在風險,一旦驗收通過后,日常運行超標排放,將會面臨處罰。

         

        建議驗收期間生產負荷要穩定達到75%以上(有行業驗收技術規范的,執行技術規范要求,特別注意不僅主體工程工況要達到,輔助工程如鍋爐、工業爐窯等的工況也要達到),以便鑒別出環保設施的實際處理效果。另外部分行業的驗收技術規范對驗收期間的生產負荷有具體的特殊要求,如水泥制造行業驗收技術規范就要求驗收監測期間,生產負荷要達到設計標準的80%以上。

         

        驗收報告中要如實記錄好驗收監測期間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如鍋爐、工業爐窯等)的實際生產工況,以及決定或影響工況的關鍵參數,如實記錄能夠反映環保設施運行狀態的主要指標。

         

        7、驗收報告照搬環評內容,甚至與實際情況不一致

         

        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應是對照項目實際建設情況進行自主驗收,驗收報告需要如實反映實際建設情況,嚴禁照搬環評內容。

         

        驗收報告還需要對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要求的排污口規范化設置、在線監控設施及其聯網情況、應急設施與措施情況、應急預案編制與備案等環境管理內容一一詳細回應,這幾項都是大部分建設項目要求要做的,漏了就是驗收內容缺項。

         

        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工作本身具有技術性、專業性、政策性等特點,自主驗收政策實施后,對建設單位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通過采取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和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方式,結合違規項目定點檢查,不斷強化對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三同時”落實情況、竣工環保驗收等情況開展監督性檢查,如發現建設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或有弄虛作假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將會被處以高額罰款,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的,將被處以責令停止生產、使用或者關閉的處罰,并將建設項目有關環境違法信息及時記入誠信檔案,及時向社會公開違法者名單。

         

        建設單位應該要意識到自身才是自主驗收的責任主體,需要對提交的驗收報告內容、結論和所公開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應自覺強化自身的法律觀念、環保意識,認真落實環評報告及其批復的各項要求,積極參與到自主驗收的全過程,不能過于依賴第三方的“包辦服務”。

         

        建議建設單位選擇技術實力、責任心、信用水平、服務水平都過硬的第三方服務機構,而不能只是為了完成驗收隨便選擇一家服務機構了事。優秀的第三方服務機構不僅僅為了項目達標通過,而應能夠從檢驗建設項目環保設施及措施的有效性出發,及時地有針對性地為建設單位提供專業性的技術咨詢意見。

        推薦資訊

        4000144369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青草,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日本特黄特激烈视频免费,综合图色精品
              <track id="yzb6h"><div id="yzb6h"></div></track>

            1. <bdo id="yzb6h"></bdo>